无论是哪个年代人的思想,都带有属于那个特定时代的痕迹。让个体的记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,让他们的声音成为一个群体的集体声音,甚至成为一个时代的声音。
风雨三十年,淡然处今朝
虽然家人屡屡劝阻,但已年过七十的康复路商户秀珍依然在坚持。她今年还学会了使用共享单车,每天骑行往返于家与康复路批发市场,秀珍认为,骑车不仅可以“锻炼反应能力”,还能“避免老年痴呆”。
30年前,秀珍因身体原因难以胜任之前的工作,便随母亲来到康复路市场卖货。在那时,一个水泥墩子就是一个摊位,秀珍最早就在这样的摊位上给人裁裤边。后来,出于对服装制作的好奇,秀珍逐渐学会了打样、做衣服,除了成品批发外,她还开始售卖自己手工制作的衣物。
始建于1984年康复路批发市场,是西北最大的综合性集贸批发市场,1992年转型成以中低档服饰商品为主的大型批发市场,而这次转型,为市场带来了每月5000多万的营业额和“西北第一市”的美称。
居高不下的客流量使秀珍的生意越做越好,回想当年热闹非凡的市场,秀珍的声音里却没有一丝起伏,平静地讲述着。“就算是市场最好的时候,也照样有人赔钱,我算是幸运的,第一是喜欢这些东西,其次是碰上了几个机遇。”
流淌的岁月沉淀着记忆中的一切,对于辉煌,秀珍淡然以待,对于衰落,随着她娓娓道来,其原因也变得有迹可循。
康复路批发市场的经济效益一路走高,但混乱的管理模式和简陋的经营环境,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阻碍。2010年,为整治康复路批发市场占道经营、乱扔垃圾、消防安全等经营乱象,政府决定对其进行整改。
消息一出,商家们表示难以接受,一段时间里甚至引发了整个市场的躁动。“中间有段时间很糟糕,影响要远比这次疫情还大,商铺里的人走一波来一波,有些人生意不好交不起税,就把货便宜给别人了,有的甚至就直接扔了。”秀珍说。
2015年整改结束后,康复路批发市场重新开张,但秀珍的儿子不愿母亲继续经营,他认为,电子商务早已将线下市场侵蚀得所剩无几,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大型商圈更是加快了康复路批发市场的衰败,与其继续从事没有前途的服装批发行业,不如在家休养。
可秀珍依然执着地搬进政府安置的新建康复路批发市场,经营环境确实得到了一定改善,可改善在秀珍眼里是微乎其微的,“冬无暖气、夏无空调”,狭小的店铺和仅有的一条过道,很难让人将其与辐射整个西北地区的服装批发市场联系起来。
“这里压根没有什么生意,西北商贸、西安交广里面暖和,穿短袖都可以 ,我们这里面穿棉衣都觉得冷。”大环境的萧条,足以给商家们带来致命打击,而商场薄弱的基础设施和毫不占优的地理位置,更是让商户们离开了一批又一批。
如今再提起康复路,大家想到的往往是整个商圈,整改后的“康复路批发市场”却显得格外冷清,尽管商户对这样的结果存在不满,但对秀珍来说,这一切已经不重要了,在老年大学学习或是观看文艺演出,成了她生活的主旋律。
“咱本来就是在这消遣的,高高兴兴的就行了。”经历过辉煌,见证了衰落,时间的冲刷下,时代予以这位70岁“老康复路”的印记淡如无痕,整洁体面的着装和举手投足间的气质,很难与地摊商贩相联系,面对盛衰的淡然,让人只觉她是一位过客,从未亲身经历。
“前几天修缝纫机时,遇到个83岁的老太太,她还是自己骑自行车来的,我觉得她心态太好了,我就想自己到她那个年龄,能不能也那样。”秀珍在谈及未来时讲到。
时代不断更迭,人们总是在变化中选择着自己的生活方式,30年前,秀珍在热闹的市场中忙得不可开交,如今,当秀珍骑车的身影映落在康复路上时,阳光温暖如初。
期待的忙碌,没能如期而至
“这是我们的第28个店,我们在广州、广西都有店。”王鹏站在货架旁介绍道。今年21岁的王鹏,以前和姐姐共同经营着康复路批发市场的一家店铺,市场整改后,他独自在交广商城里开了一家潮牌店。
7岁时便跟随父母从山西老家来到康复路卖货,接受采访时也不忘插空推销自家的商品,举手投足间,王鹏都透露着小商贩的精明。
经营的是潮牌店,为了保证货物的独一无二,每到换季前,王鹏都需要亲自在全国各地奔波近两个月,寻找合适的货源。在确认货源后,他还要将精挑细选的商品,准确无误的分发给零售商。
六点关门后的商场,没了顾客的喧闹,却多了商家们的理货声,大部分商家都会忙到晚上八九点,而王鹏因为生意兴隆,经常需要配货到凌晨,晚饭都来不及吃,就更顾不上蹦迪、泡吧这些爱好了。
对于康复路批发市场的大多数人来说,忙碌才是生活的主旋律,他们因为忙碌而疲惫,疲惫却又充实,在充实中憧憬着未来,就像王鹏,每到换季时的忙碌,才能看到将生意做大做强的希望。
受到疫情影响,今年的忙碌没能如期而至,“今年生意难做啊,到现在还赔着。”由于冬春装库存积压、市场客流量骤减,王鹏的潮牌店在几近倒闭,这也是整个服装行业需要面对的经营难题。
“进货的人既想要最新款,又想要价格低。”王鹏说,很多人都存在着收入降低的问题,服装消费动力持续性衰退在所难免,加之疫情防控形势依旧复杂,市场复苏周期必定会更长。
王鹏的潮牌店能不能撑下去无法预知,但可以肯定的是,服装行业正经历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一次“大撤退”,和他遇到同样困难的店家还有许多。专家预计,2020年服装行业整体至少减少4000亿元营收,整体市场规模缩水15%。
电商冲击下,日子还能“混”多久
这是一家临街店铺,恰好将新建的商场与旁边人潮如水的地摊隔开,从18岁来到康复路时算起,海霞已经在这条街这待了33年,即便没什么生意,可她还是习惯在下午三点吃午餐。
在面对不景气的市场时,或许是因为儿子还未成家,同样作为“老康复路”的海霞,却没有秀珍的淡然。“压力大了去了,但也没办法,大家都在混日子嘛。”
一边是“压力大”,一边却以“混日子”的方式来生活,似乎不可理解,但对海霞来说,实属不得已。“我这年龄打工人家都嫌年龄大,有胳膊有手的,也不想依靠儿女,自食其力,还能混个退休。”
海霞将人生的黄金年纪留给了辉煌时期的康复路批发市场,却于知命之年遇到电商强有力的冲击,传统线下市场的衰落在所难免,服装行业更是首当其冲。
面对这个问题,海霞连连摆手,“微信都搞不懂,就更别提电商了。”对于海霞这个年龄段的商贩而言,电商就犹如“空中楼阁”,手忙脚乱、无所适从。一天下来,海霞更多的是在与隔壁店铺老板聊天,或是独自在店里刷着抖音。
在康复路批发市场,像海霞这样“混日子”的商贩还有很多,至于市场的未来会是怎样,这样的日子还能“混”多久,或许只有时间知道答案。(应受访者要求,文中涉及人物均为化名)
图/文 王依婷 王程雨欣 田源 刘庙锋 刘张萌
编辑:贺桐
忒色 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市段家河镇薛家湾村的千亩樱桃如雪怒放,如一条白色的飘带缠绕在山间,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观赏 2021-02-23
忒色 西安博物院收藏的唐代十二生肖兽首人身俑,均着敞领宽袖袍服,双手拱于胸前,姿态有趣可爱 2021-02-23
忒色 安叔侧身坐在自己的报刊亭里,背后靠着饮料柜,面前摊着各种杂志和小说,今天的报纸压在角落里的杂志下面 2021-02-22
忒色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谢伟 摄 2月21日晚7时30分,在西安市长安区长安中央公园南段,一场以“梦回长安”为主题的灯光喷泉秀,为城市的夜晚增加了美丽的新景观 2021-02-22
忒色 第三阶段,新世纪以来,进入朱鹮种群加速复壮阶段,随着全面保护和生态修复,秦岭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,人工饲养和野化放飞在中日韩逐步开展,野外朱鹮繁殖地由8处增加到547处,野生朱鹮种群数量达到2600余只 2021-02-19
忒色 如果宅在家里闷得慌,就到位于宝鸡市胜利塬上的西府老街开启一场“博物馆之旅”吧,网红老街,美食遍地,更有诸多全新博物馆盛装开幕,保你走遍一条街,瞰尽万物风流,体会到超新鲜的味蕾盛宴! 2021-02-09
忒色 “有福同享 过福年”西部网联合支付宝助你更快集五福。2月1日,陕西头条客户端联合支付宝“牛年集五福”活动正式上线。 2021-02-07
忒色 一般谈起中国菜,我们最先想到的是中国菜系流派,川、鲁、粤、苏,历史较早,后来,浙、闽、湘、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,于是形成了中国的“八大菜系”,即鲁菜、川菜、粤菜、苏菜、闽菜、浙菜、湘菜、徽菜。 2021-02-07
忒色 据近日智联招聘发布的《2020年白领年终奖调研报告》显示,2020年度年终奖最高的城市为北京,平均金额达到13258元,除北京之外,还有5个城市均值过万元 2021-02-05
忒色 2月4日,从陕西省商务厅传来好消息,首批“陕西老字号”企业(品牌)正式对外公布,共有65个企业上榜 2021-02-05
忒色 除了复原“酥山”,陕西历史博物馆历时餐厅经过推陈出新,推出了陕西特色口味冰淇淋,除了醪糟、豆腐和油泼辣子口味之外,富平柿饼、韩城花椒、佳县有机红枣等陕西各地特产也被融入到了冰淇淋里 2021-02-05
忒色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,所有投放点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做好消杀防护工作,组织顾客有序排队,戴好口罩,间隔1米 2021-02-04